為配合現今人力資源的發展趨勢,重點在於發掘及善用人才,作策略性企業管理及發展。以人為本,重視組織成員的個人價值觀,從而培育具有「社會責任」及「管理道德」的企業文化。
即將投身就業市場或在職人士,須不斷持續提升其品賦及才能,作多元資源技能規劃,注重個人素質培養,訂立清晰職涯方向及工作目標,積極拓展職涯發展機遇 i can fly [斐尚文化] 旗下[社會學院],透過創新學習歷程,培育未入職或在職的青年人實現職涯理想目標。 《4E青年職涯發展計劃》 Exploration 自我探索 Experience 自身體驗 Expression 真我表達 Expansion of life 拓展人生 為年青人尋找理想職涯目標,活出有價值意義的人生。 全球職涯發展師為該項目特別設計一系列個人啟導、創意工作坊,配合體驗式學習文化,讓年青人實現理想與生活共融的理念。 此計劃另一特色,匯集跨界別資深專才指導、跨領域青年大使分享,啟發參加者實踐個人職途歷程,同時亦設計極具職能特色的個人創作品。 為期三個月的計劃內容包括:
專注:
創新應變能力 (Innovation Adaptability)、 終身學習能力 (Lifelong Learning)、 表達溝通能力 (Communication Skills)、 團隊合動能力 (Team Synergy)及國際拓展能力 (Global Perspectives)
目的及成效:
透過個人職涯發展啟導Career Development Consultation ,可了解人生不同階段之要求與期望。 配合全方位深層探索你的潛能,如何發揮這些優勢在工作或人際關係中,開拓職途新機遇。 啟導內容: (一) :透過智能中心之性格管理工具,探索你的性格特質、潛能、工作優勢及進步空間 (二) :運用(SWAIN Analysis) 作個人全方位評估分析 (三) :從遊戲卡中理解,個人核心價值(Core Value) 與未來工作之關係,清晰個人核心 能力(Core Capacities Building) 之提升方向,並創造更多不同類形工種 (四) :訂立短期、長期職涯目標及行動計劃 (五) :確立職途發展方向,並規劃如何持續學習以作支援 對象: 對個人職涯發展有興趣人士 節數: 合共3節個人面談啟導,每節約2小時 費用、時間、地點:個別另議 個人職涯發展啟導Career Development Consultation,由認證全球職涯發展師提供專業啟導服務,讓您體驗這職涯歷程,訂立職途新路向,創建精彩的未來。 全港首個結合創作及職涯發展的社企項目
培育創作人才 推動創意經濟 《4E青年職涯發展計劃》 首屆〔青年大使〕分享 社會企業i can fly [斐尚文化] 旗下[社會學院]推出全港首個結合創作及職涯發展的社企項目《4E青年職涯發展計劃》,旨在透過創新學習歷程,培育未入職或在職的青年人實現職涯理想目標。新任創作青年大使與此同時亦堅負起使命,以自身的故事去啟發和感染更多青年人在理想職涯上發展,創建更大的社會效益。 人生第一次公開展覽 職涯一大突破 每位新任創作青年大使皆於現場進行個人創作展覽,展示其創作成果。青年大使周珈善(Alex) 的創作範疇為產品設計,創作主題為LIFELINE (平安鐘眼鏡),他發現市面上的「長者平安鐘」設計只著重於功能,外型的感覺令一些配戴者抗拒使用。然而,新一代長者重視時尚與功能並重的產品,該平安鐘眼鏡設計令平安鐘服務以嶄新及醒目的形象示人,從而令使用者更樂意使用此產品。 同樣是產品設計背景的青年大使劉穎兒(Candy),展出作品Mini-cup-plant (迷你盆栽)。 產品針對年輕的辦公室女性,她希望透過「迷你盆栽」的設計,改善她們的工作環境之餘,更可以綠化空間及陶養性情。 Candy對於設計及創新有以下的看法:「設計是為了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及需要,令生活變得更美好。我認為設計中的每一個過程都非常重要,所以我會常觀察身旁的事物,以思考、研究及實踐等種方法去構思新方向。我希望在計劃完結後繼續能透過不同形式的設計去解決問題和改變世界!」 Alex及Candy的作品更參加了香港出口商會舉辦的第五屆「智營禮品設計大賞」概念組比賽,希望為香港經濟及出口和製造業帶來更長遠的效益。 另一位青年大使林曉晴(Zoe)的創作範疇則為寫作及故事演講。她更即場演譯個人創作「點燈人的續集」。Zoe表示這個故事靈感來自法國童話《小王子》,故事希望啟發做事一成不變的人。這個充滿寓意的故事吸引了她去想像點燈人之後的發展,同時亦喻意大眾能夠醒覺,並不再困於自己所建築的牢籠。 Zoe於參加《4E青年職涯發展計劃》後感受深刻,她認為年輕一輩需擁有遠大前瞻的目光,好好裝備自己,以迎接新世代的挑戰。 「身邊很多朋友剛畢業或工作幾年(包括我),發現 工作並不適合自己,迷失方向,不知道目標是什 麼或不知道如何實現。我希望這故事能引起他們的 共鳴,鼓勵他們不要因為社會的壓力和價值觀而 放棄自己的理想,可能會遇到許多困難,但仍勇 敢面對。」 創作歷程成果分享 以身作則感染他人 《4E青年職涯發展計劃》參加者的創作範疇十分多元,其中一位青年大使關榮昌希望以戲劇教育去感染社群。他認為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抱創意自信(Creative Confidence),解放自己的創意框框,不怕社會,別人,甚至自己的內在評價,將創意融入自己生活,令生活更多元,更有趣,從而令社會更加多色彩,發展出自己的獨特性。 常言道:「勤有功,戲無益」,他認為「戲」其實相當有益,無論是遊戲或戲劇,都扮演着一個很重要的訊息工具,未來的教育,如果能夠融入更多「戲」的元素,讓學習更快樂,學生有更高投入感,學習動機自然會大大提高。 「畢竟『人其實天生總愛貪玩』;教育,為何不可邊玩邊學?」 同場演出的還有唱作人譚玉樺(Sarah),她為大會主題曲 "I Believe I Can Fly"填上部分中文歌詞,以勉勵青年人敢想敢做、敢夢敢飛,不管現實環境看似有多不可能,但總有選擇和行動的權利。 她表示:「"I Believe I Can Fly"除了是心裡的信念,還要有實際行動,有了實踐,即使是一小步,即使沒有戰友,沒有掌聲,都別忘了自我肯定。信心的扎根是非常重要,試飛的過程必定會經歷失落、懷疑、孤單、痛苦等等的情緒,但要時常記得自己當初的信念,當初要起飛的原因。」 對於第一次進行公開展覽,眾位都表示參加《4E青年職涯發展計劃》項目是他們職涯以至人生的一大突破。再次引用Sarah的感言: 「我只是一個極之平凡的女生,但我有著一個不平凡的夢想。我選擇了不自怨自艾、怨社會無情、怨人情涼薄,我選擇了由現在、今天、這刻起步,你呢?」 新一期《4E青年職涯發展計劃》即將開始進行招募,主題為「創業」,眾新任青年大使將擔當起薪火相傳的角色,以身作則去啟發和感染更多未找到方向的青年人。 |